搜索"李春明" ,找到 部影视作品

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剧情: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开幕,毛泽东所做的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引起了全国进步民主人士的热烈反响。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召开了六中全会,因为蒋介石的独裁,使国民党内很多人不满。而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很得人心。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想通过国民大会的形式,使国民党获得执政权,并借此拉拢其他一些社会党派。双方的斗智斗勇拉开序幕。《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是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影寰亚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等联合拍摄,高进军、李春明、李玉萍执导,邹静之、安宁担任编剧,唐国强、张国立、蒋勤勤等主演的历史战争电视剧,于2011年6月20日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重庆卫视、乐视网同时播出。[1][2][3]该剧以1945年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国共两党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并着力描写了各大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开幕,毛泽东所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引起了全国进步民主人士的热烈反响。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召开了六中全会,蒋介石独裁野心的欲盖弥彰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糜费,让很多人产生不满,特别是以民盟为首的一些中间派,他们更拥护《论联合政府》提出的观点。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想通过国民大会的形式,使国民党获得执政权,借此拉拢其他一些社会党派,并妄图骗得社会舆论的支持。此时的欧洲战场,德国即将战败,日本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国际、国内的形势,国共两党均有所洞察,美国政府和蒋介石害怕看到一个赤色的中国在亚洲出现,决定派宋子文赴莫斯科与苏联谈判。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民盟决定组成延安观察团,蒋介石无奈之下同意了他们的延安之行。民盟的观察团到了延安以后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迎接,并和共产党达成了共识,但蒋介石对延安一行人带回的中共协议很不满,坚持召开国民大会,还对去延安的六个人进行监控。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下原子弹,8月9日,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这同时,苏联在谈判中并没有一点的让步,这使宋子文不愿意在协约上签字,但美国方面却希望蒋介石可以妥协。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举国欢庆。蒋介石不同意让中共受降,但中共的部队还是进入了东北,并展开基层工作,巩固根据地,还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中间党派为可能发生的内战而担心,想要设法促成国共双方的合作、和解,但蒋介石还是在暗中对下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美国政府虽然愿意帮助蒋介石巩固政权,但是如果蒋介石坚持内战,美国将不再支持他。迫于美国的压力,蒋介石想出一个权宜之计,就是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既给自己部署军队争取时间,也向外界显示出自己并不想内战的诚意。毛泽东早已猜出蒋介石的阴谋,他不顾国际、国内及共产党内部对他人身安全的担心,为了达成国内和平,还是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应邀来到重庆。谈判开始了,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所以和谈进展很慢。毛泽东决定先做出姿态,让各界看出他们对于谈判的诚意,在这同时,毛泽东也跟各界人士接触,以宣传中共的精神。谈判中,国共两党有很多不统一的意见,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国民党表面上在进行谈判,暗地里,积极地调兵遣将,向我解放区进攻,爆发上党战役。共产党为保卫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与国民党的部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蒋介石认为时间拖得越久就对自己越有利,毛泽东则认为只要各条战线都开展得很好,他反倒可以利用拖延的时间广交朋友,宣传民主,转化不利。重庆谈判一时没有重大进展。毛泽东为达到和平的目的,决定让步,但蒋介石对这一让步仍然不满意,坚持要在全国实行军令统一和政令统一。美国人终于忍不住了,他们给双方施加压力,但毛泽东和蒋介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美国方面也无计可施。各方面的社会舆论均指责国民党打内战、假和平的阴谋。战场上的失利和美国人的施压让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对中共的条件让步。蒋介石打算等军队布置完毕,再和共党进行最后的谈判,如果,中共还是现在的态度,就以土匪清剿之。此时的舆论已经完全偏向共产党一方, 谈判一时又陷入了僵局,民盟的人也怕情况对共产党不利,希望毛泽东先回延安。虽然蒋介石安排军统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但鉴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又不敢对毛泽东下手。在民主党派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蒋介石最后不得不退让,9月27日,国共两党恢复谈判。同时,在战场上,共产党军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蒋介石权衡利弊,不得不与中共签订停战协议。至此,重庆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在张治中的护送下,毛泽东也安全的返回延安。回忆毛泽东在重庆的岁月,一些党外朋友,为毛泽东同志的雄才伟略、大智大勇所感叹,也越发感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民主党派[4]。
中国1945
剧情: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开幕,毛泽东所做的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引起了全国进步民主人士的热烈反响。  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召开了六中全会,因为蒋介石的独裁,使国民党内很多人不满。而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很得人心。  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想通过国民大会的形式,使国民党获得执政权,并借此拉拢其他一些社会党派。双方的斗智斗勇拉开序幕。
城里城外东北人
导演:
剧情:
家住银岭市白清寨乡白清村的农民郑老万是个忠厚朴实的农民,早年丧妻,一个人带着三儿一女。如今儿女都大了,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郑老万本想着为儿女操的心差不多了,心里也在憧憬着自己一段不寻常的黄昏恋情。可是事情偏偏不能顺顺当当地随了人愿,儿女们的事情,做父母的永远有操不完的心。   城外白清村住着郑老万和他的大儿子郑来文、大儿媳妇和小儿子郑来斌。城里银岭市内住着郑老万的女儿――市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郑晓兰、女婿――农贸公司销售经理裴金山、婆婆裴大妈还有老万的二儿子――某机关的公务员郑来武。  城里城外的人们你来我往,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情感,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各异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缤纷的社会和复杂的人际生活中饱偿着人生的苦辣酸甜。从政的求升迁,务农的求致富,做工的求稳妥,经商的求发财……本剧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对郑家、裴家的父子间、母女间、兄弟间、姊妹间、婆媳间、妯娌间、姑嫂间、亲家间、邻里间、同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诸多故事的描述及人物的刻画来反映东北城乡平民百姓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和心里历程;通过对这些凡人小事的描写,来讴歌东北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人性真善美的品格和倔强、善良、豪爽、真实的性格特征,进而反映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这些普通百姓的更多的需求是什么,人们的精神面貌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城乡互动,“小”中见“大”、全景式,是本剧追求的艺术特点;平民化、生活化,以东北老百姓特有的幽默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是本剧追求的艺术风格;乡音俚语、典型的民俗风情是该剧构筑的艺术背景。